沙龙音乐会第二十二期《Where Time Unfolds Beyond 时间彼岸》

沙龙音乐会系列由betway在线登录作曲理论学部主办,承继初心,以每期不一样的主题向校内师生和校外爱好者系统地介绍和推广现当代音乐。9月17日(周三)19:30,第二十二期沙龙音乐会《Echoes in Between 回响之间》将在我院赏乐楼102现代音乐厅举办。
在时间长河中,记忆与瞬间交织,有的像海边沙丘,被浪花一瞬抹去;有的如弦上颤音,渐渐隐没之时,久久回响渐起。本场音乐会将带领听众依循时间之脉络,从细腻的“物哀”到内省的独白,直击生命的可歌可泣,探寻音乐如何承载又延续那转瞬即逝的声之光影,终将希冀悄撒人间。
上半场,沈子扬将以村上春树的故事引领我们走进记忆与消逝的诗境;理查·杜达斯(Richard Dudas)延续奏鸣曲传统,在单簧管与钢琴的交织中刻画友谊与旋律的温度;金卓晟则以理想主义的光照亮无常,让“那一刻的快乐”化为共同铭记的瞬间。下半场,达尼埃·索拉诺以清冽的音色捕捉秋之节律;普罗科菲耶夫在战火流离中写下灵动与深情兼具的长笛奏鸣曲;克劳德·维维安则将巴厘岛的舞蹈与脉动化作向生命与土地的颂歌。当最后一个音符在空气中散去,或许我们会发现——彼岸并非时间尽头,而是每一个当下在心中的盛放。
在这场音乐会中,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七位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杨秀桃必威首页登录平台的师生参与演出。他们是指挥家连汶华、小提琴家杨舒翔、钢琴和作曲家沈子扬,以及学生雷纳德·西曼君塔、石嘉傲、高小轩和欧品辉。与此同时,我院六位师生(含毕业生)也参与了本次演出,他们是保罗·布里托老师和学生张家宁、黄振民、杜博锟、刘锐敏、周阳。此外,我们还有五位特邀演奏家:林笑语、杜星佑、邵泓宝、彭忱雁和蔡琰。十八位优秀的青年演奏家,组成了沙龙音乐会迄今最庞大的一次演出阵容。
【时间 Date&Time】
2025年9月17日(周三) 19:30
Sep. 17, 2025 (Wed.) 19:30
【地点 Venue】
betway在线登录
赏乐楼102现代音乐厅
Recital Hall 102, Academic Office Building
School of Music, CUHK-Shenzhen
深圳市龙岗区国际大学园路2号
2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Park Road,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活动报名 Registration】

免票入场
请扫描二维码报名
Admission Free.
Please scan the QR code to register.
*提交报名后即表示报名成功,将不另发送成功通知,请留意活动相关信息。开场前可凭活动海报入校。
*Once the registration is submitted, it will be considered successful. No separate confirmation will be sent; please stay informed of event updates. Please present event poster at entrance for campus access.
【温馨提示 Notice】
*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Children under 1.2m are not admitted
【节目单 Programme】
1.
沈子扬 Jonathan Shin(1992- )
村上春树“遇见”后感 After Murakami's "On Seeing..."(2021)
小提琴:杨舒翔;钢琴:沈子扬;叙述:连汶华
Shuxiang Yang, violin; Jonathan Shin, piano; Boon Hua Lien, narrator
2.
理查·杜达斯 Richard Dudas(1968- )
单簧管与钢琴奏鸣曲 Sonata for Clarinet and Piano(2004)
单簧管:张家宁;钢琴:周阳
Jianing Zhang, clarinet; Yang Zhou, piano
3.
金卓晟 Zhuosheng Jin(1991- )
那一刻,你是一个最快乐的人 At the moment, you were the happiest person(2018/24)
长笛:林笑语;双簧管:雷纳德·西曼君塔;单簧管:杜星佑;大管:石嘉傲;圆号:高小轩;小号:欧品辉;长号:黄振民;打击乐:刘锐敏;小提琴:杨舒翔;中提琴:邵泓宝;大提琴:彭忱雁;低音提琴:蔡琰;指挥:连汶华
Xiaoyu Lin, flute; Reynard Simanjuntak, oboe; Xingyou Du; clarinet; Jiaao Shi bassoon; Xiaoxuan Gao, horn; Ping Hui Aw, trumpet; Zhenmin Huang, trombone; Ruimin Liu, percussion; Shuxiang Yang, violin; Hongbao Shao, viola; Chenyan Peng; cello; Yan Cai, contrabass; Boon Hua Lien, conductor
—— 中场休息/Intermission ——
4.
达尼埃·索拉诺 Daniel Serrano(1991- )
秋之律 Autumn Rhythm(2018)
长笛:林笑语;钢琴:沈子扬
Xiaoyu Lin, flute; Jonathan Shin, piano
5.
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 Sergei Prokofiev(1891-1953)
D大调长笛与钢琴奏鸣曲 Sonata for Flute and Piano(1943)
长笛:林笑语;钢琴:保罗·布里托
Xiaoyu Lin, flute; Paulo Brito, piano
6.
克劳德·维维安 Claude Vivier(1948-83)
诸神岛 Pulau Dewata(1977)
长笛:林笑语;双簧管:雷纳德·西曼君塔;单簧管:杜星佑;大管:石嘉傲;圆号:高小轩;小号:欧品辉;长号:黄振民;打击乐:杜博锟;钢琴:沈子扬;小提琴:杨舒翔;中提琴:邵泓宝;大提琴:彭忱雁;低音提琴:蔡琰;指挥:连汶华
Xiaoyu Lin, flute; Reynard Simanjuntak, oboe; Xingyou Du; clarinet; Jiaao Shi bassoon; Xiaoxuan Gao, horn; Ping Hui Aw, trumpet; Zhenmin Huang, trombone; Bokun Du, percussion; Jonathan Shin, piano; Shuxiang Yang, violin; Hongbao Shao, viola; Chenyan Peng; cello; Yan Cai, contrabass; Boon Hua Lien, conductor
—— 演后谈/Post Concert Talk ——
【作品简介 Repertoires】
沈子扬:村上春树“遇见”后感
Jonathan Shin: After Murakami's "On Seeing..."
本作改编自村上春树短篇集《象消失》中〈四月一个晴朗的早晨遇见百分之百的女孩〉,音乐与故事交织而成。作者借此探讨日语中的“物哀”意境:钢琴音符不可逆地消逝,象征万物的短暂,而小提琴的旋律则代表记忆在这转瞬即逝中努力留存。
——沈子扬;ChatGPT译
理查·杜达斯:单簧管与钢琴奏鸣曲
Richard Dudas: Sonata for Clarinet and Piano
我的《单簧管与钢琴奏鸣曲》是为我在学生时代遇到的几位单簧管演奏家朋友写的。我一直热爱标准曲目中的单簧管奏鸣曲(尤其是布拉姆斯、圣-桑和普朗克所写的那些作品),并且想要延续这一为这种乐器创作美丽音乐的传统。第一乐章以传统的奏鸣曲快板形式创作,包含两个对比的主题,以及一个发展部,将它们与一个新引入的旋律主题混合起来。第二乐章为单簧管提供了一首沉思的咏叹调——一首“无词歌”,带有二十世纪中期的情绪;而最后一个乐章回归到一种快速、舞蹈般性质的传统回旋曲形式,并融合来自前两个乐章旋律主题的“记忆”,将三个乐章彼此联系起来。
——Richard Dudas
金卓晟:那一刻,你是一个最快乐的人
Zhuosheng Jin: At the moment, you were the happiest person
作品标题源自一首民谣歌曲的第一句唱词。我想借此表达一种理想主义的乐观精神。“乐观”常被理解为一种或天真,或坚忍不拔的决绝相信一个正面结果的心态,但它只是乐观主义的一部分。这个世界上,并非每一件事情都会有正面的结果,并非每一条路都能被走到终点;但它们都不是我们消极生活的理由。我曾在一个播客听到过这样一个观点:我们今天所做的很多事情,就像一群孩子在海边的沙滩堆沙丘。一个海浪——甚至不须要一个太大的海浪打过来,沙丘就会被冲倒,不复存在。所以,堆沙丘这件事情没有意义吗?不,它给这些孩子带来了快乐,它也会成为所有堆过它的、见过它的人心中的一段共同记忆。所以,你不能说这件事情,或任何事情,如果它没有正面的结果,它就是没有意义的。“那一刻,你是一个最快乐的人”,献给所有曾在海边堆过沙丘的孩子们。
——金卓晟
达尼埃·索拉诺:秋之律
Daniel Serrano: Autumn Rhythm
《秋之韵》是一首为长笛与钢琴创作的短小二重奏,灵感源自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同名画作。作品体现了波洛克作品中常见的即兴性与自发性特征。尽管音乐有时看似杂乱无章,却通过对素材的专注运用而形成整体结构,其中的音乐动机不断被重复与变化。
作品的质感快速而充满活力,两件乐器之间进行着紧凑而生动的交流。音乐的动作旨在唤起波洛克视觉语言中层叠与姿态化的特质。
——Daniel Serrano; 由ChatGPT翻译
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D大调长笛与钢琴奏鸣曲
Sergei Prokofiev: Sonata for Flute and Piano
普罗科菲耶夫唯一的长笛与钢琴D大调奏鸣曲创作于1942至1943年二战期间他撤离莫斯科、辗转阿拉木图与彼尔姆(Perm)时,应苏联作曲家联盟财务官兼助手阿托夫米扬(Levon Atovmyan)委约完成。作曲家自称意在创作一部“细腻、流畅的古典风格”奏鸣曲,采用传统的四乐章结构:第一乐章为奏鸣曲式,主题多样、技巧繁复,涵盖低到高的全音域并巧妙运用音色;第二乐章为谐谑曲,机智明快,以复节奏与华尔兹式拍子形成对比,中段呈现静谧如童话的美感;第三乐章为三段体的慢板,形式与和声最为简洁,要求演奏者在音色、颤音与力度变化中展现细腻;终乐章为充满力量的回旋曲,交替呈现不同性格,钢琴在中段占据重要地位,随后与长笛以温柔质朴旋律过渡,通过动机发展最终以长笛与钢琴的齐奏号角般结束全曲。该曲1943年12月7日由长笛家哈尔科夫斯基(Nikolay Kharkovsky)与钢琴家里赫特首演,现仍为国际舞台最常演绎、并常作为顶级国际比赛指定曲目的长笛经典之一。
——网络公共资料;由ChatGPT编译
克劳德·维维安:诸神岛
Claude Viver: Pulau Dewata
1976年在巴厘岛的停留成为克劳德·维维安创作生涯的转折点,此后作品多受这个被称为“诸神岛”(Pulau Dewata)的太平洋岛屿氛围影响。他将其中一部作品以这个岛屿在当地人的语言中的名字命名,并献给巴厘人民。维维安称该曲由九段旋律组成,音数依次为1至9,这些音列或令人联想到巴厘,但他的意图是用音乐呈现巴厘的精神:舞蹈、节奏,以及简单真挚的生命迸发。作品结尾引用了许多巴厘传统音乐的收束方式,作为对他从中获益良多的巴厘人民的深情致敬。该曲乐谱题献给麦吉尔大学打击乐合奏团(McGill Percussion Ensemble),不限定具体乐器编制,可按需求自由组合。
——原文:Radio Canada International Anthology of Canadian;由ChatGPT编译,金卓晟整理